3.1 GBS-A 滲透型防水劑的防水機理
GBS-A 滲透型防水劑是以硅烷等復合類極性物質為基料,加入催化劑,經混合反應而制得的。GBS-A滲透型防水劑無毒無味,屬環保型防水材料。該防水劑的滲透性能優于水,噴灑于混凝土表面后能迅速滲入混凝土內部,促進鈣離子釋放,與游離堿等化學物質發生二次化學反應,形成完全憎水的硅酸鈣離子凝膠。硅凝膠經水化變成堅固、透氣、針狀結構的物質,從而填補縫隙和毛細孔洞,使混凝土具備長期的防水性能。
3.2 GBS-A 滲透型防水劑的性能特點
GBS-A 滲透型防水劑不僅具有較高的防水性能,而且可以阻止以水為載體的酸、堿、鹽、氯離子等介質對鋼筋混凝土的侵蝕。GBS-A 滲透型防水劑除不改變、影響混凝土顏色外也消除了涂刷防水涂料后反光引起的安全隱患,還能防潮、防塵,阻止細菌等在混凝土表面產生,提高混凝土表層的耐用性。
4 GBS-A 滲透型防水劑的施工工藝
4.1 基層處理
防撞墻等混凝土裸露部位在養護完畢、達到設計強度后,應進行基層清理,采用電動打磨設備將表面浮漿去除。基層如有裂縫、麻面、坑槽、破損等缺陷,應采用GBS-C 混凝土路橋快速修補材料進行修補。使用前,先把需要修補的作業面潤濕,然后根據材料∶水=1∶0.15 的比列混合,用普通抹板直接抹于修補處,約20min 后達到初期強度,其初期強度可達C50 以上。基層處理完畢后,混凝土橋面、防撞墻和其他裸露部位應潔凈、干燥,且無酥松起砂等現象,基層含水率不大于12%。
4.2 防水劑噴涂施工
噴涂的用量取決于涂刷遍數、混凝土標號、滲透深度以及當地的氣候環境等因素,一般取0.3 kg/m2。噴涂施工前,應選取2~3 個試驗點進行試驗噴涂,每個試驗點的面積在2 m2 左右。將GBS-A 滲透型防水劑噴涂或者刷涂在試驗點上,并計算使用量和固化時間。待反應完畢后(一般為5 d),進行鉆芯取樣,鉆芯直徑2~5 cm,每個試驗點鉆取3 個試樣。將試樣放入潔凈的自來水中,浸泡1 min 后取出,觀察防水劑的浸潤情況,記錄浸透深度。如達到浸透深度,即按試驗噴涂所用劑量大面積施工。如達不到浸漬深度,則重新調整使用劑量,并再次試驗,直至達到設計的浸漬深度。在大面積噴涂前,還應對落水口以及瀝青面層至防撞墻10~20 cm 等關鍵部位,噴涂兩遍以作加強處理。本工程使用專用噴涂設備進行噴涂作業,噴涂設備的壓力保持在1.0~1.5 MPa。噴涂防撞墻立面或其他裸露部位施工時,應自上而下進行噴涂,垂流長度一般在10~20 cm,應使被涂表面有6 s 以上保持在潤濕狀態。噴涂橋梁平面時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往復噴涂即可。噴涂時必須注意噴涂均勻、不得漏噴,做到足量噴涂。如噴涂一遍達不到要求,可進行二遍噴涂,一般在第一遍噴涂的防水劑完全滲透后,再進行二遍涂刷,春、夏、秋季一般間隔5~6 h,冬季一般間隔1 d 以上。防水劑現場噴涂施工見圖2。
4.3 施工注意事項
當環境溫度≤5 ℃或在大風、雨雪天氣,不宜進行施工。施工過程中,施工人員應按要求穿戴護目鏡和防護手套。如皮膚或眼睛接觸到防水劑,立即用水清洗15 min。5 檢測驗收
5.1 表面檢測
檢測應在防水劑實干后進行,檢測面積不低于施工面積的3‰,且檢測點的面積不小于1 m2,且應具有代表性。表面檢測時,用含鹽量3%左右的淡鹽水、堿性水、酸性水或普通水,緩緩倒在被檢處。在水平面上的檢測處,水呈荷葉上露珠狀;在坡面和立面上的檢測處,水快速滾落,無滲水痕跡,即可視為合格。如有個別點、面滲水,即判為不合格,必須補噴或補涂。
5.2 鉆芯檢測
檢測面積不低于施工面積的3‰,每個檢測點的面積在1 m2 左右。將試樣放入潔凈的自來水中,浸泡1 min 后取出,觀察防水劑的浸潤情況,記錄防水劑浸透深度。檢測發現,防水劑滲透深度在2 mm 以上,憎水效果顯著,符合驗收要求。
6 結語
GBS-A 滲透型防水劑應用于大廣高速公路工程已有兩年。通過長期觀察,發現該防水劑可從根本上為混凝土公路橋梁提供防水保護,是一種經濟實用的防水產品,節約了養護成本,大大延長了構筑物的使用壽命。